嶗山有很多石刻,其中有不少“?!弊质?,這和舊時生活困難有關,每到過年貼“?!弊?,要花費不少紙張筆墨,而人工勞力相對便宜,于是找個吉祥地,來把“?!弊挚?。日期:2019年10月25日 瀏覽:6130次
七朝石經從內容上,漢“熹平石經”刻七經,魏“正始石經”只刻二經,唐“開成石經”有十二種卻無《孟子》,北宋 “嘉祐石經”雖有《孟子》卻只有九經,“南宋石經”也只有七種,“蜀石經”雖刻成了包含《孟子》在內的儒家十三部經典,但歷時百年,補刻的《孟子》是在北宋末年完成?!扒迨洝奔浿蟪?,在中國儒學經典體系的基本格局形成后,在較為集中的時間內完成,可謂儒家經典結集完美收官之作。日期:2019年10月23日 瀏覽:13261次
《熹平石經》郎蔡邕主持開始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次石經刻制工程,將儒學經典《周易》、《尚書》、《魯詩》、《儀禮》、《公羊傳》、《論語》、《春秋》刻石建于太學,隸書體,世稱《熹平石經》日期:2019年05月30日 瀏覽:6845次
泰山經石峪的傳說,《暴經石》石刻,泰山經石峪《金剛經》摩崖刻石 經石峪-位于泰山斗母宮東北,有岔路盤道相通,過漱玉橋、高山流水亭、神聆橋即至。峪中有緩坡石坪,上刻隸書《金剛經》,俗稱曬經石。高山流水亭位于斗母宮東北、經石峪西炮高嶺上日期:2019年05月29日 瀏覽:9155次
《高山流水亭記》摩崖石刻于明隆慶六年(公元l572年)。銘文刻在經石峪西側崖壁上。崖壁高5米,寬8.7米,稍加磨礱。銘文32行,滿行15字,約450個刻字內容,字徑15厘米,正書??剔o雅麗,意境契合,書法渾厚古樸,與經字相映成趣,為明刻中之佳作??剔o旁原有“高山流水亭”一座,為保護經字,1965年將亭址改為河道,遂移亭于原址西南約50米處。銘文保存尚好,無一殘缺。日期:2019年05月28日 瀏覽:4521次
,“海判南天”是“天涯海角”最早的石刻,是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苗曹湯三大人“巡邊至此”勒石鐫字而成,“海判南天”石刻旁邊,有一尊高約7米雄峙于大海的圓錐形巨石,即著名的“南天一柱”。日期:2019年05月26日 瀏覽:1108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