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1-15 作者:蘇報訊:張丫 瀏覽次數: 打印
虎丘景區管理處全面啟動摩崖石刻清潔工作,對主景區內40多方摩崖石刻進行填色,使原本被風化磨泐的摩崖石刻變得鮮亮醒目,讓古文化遺存更好地展現在游客眼前。
自9月12日起,虎丘景區管理處全面啟動摩崖石刻清潔工作,對主景區內40多方摩崖石刻進行填色,使原本被風化磨泐的摩崖石刻變得鮮亮醒目,讓古文化遺存更好地展現在游客眼前。
把登山的思緒、重要的事件雕刻在懸崖峭壁之上,是古代文人的情懷,被稱為摩崖石刻。在虎丘景區里至今還保留著80多方摩崖石刻,包括唐代顏真卿、李陽冰,宋代米芾等人的筆跡,它不僅是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省文物保護單位,還是各地游客拍照留念不愿錯過的風景。然而因為年代久遠和風化磨泐,石刻容顏失色,有的甚至字跡不清,因而從9月12日開始,虎丘景區啟動了摩崖石刻的清潔工作,對主景區內的40多方摩崖石刻進行清理并填色。記者昨日在虎丘劍池邊看到,景區工作人員身系安全繩、腳踩腳手架,頂著烈日進行高空填色作業,一些已經填色完成的摩崖石刻鮮亮醒目,尤其是“虎丘劍池”四個紅字分外耀眼,吸引了更多游客在此排隊等候拍照。
工作人員在對劍池石壁上的摩崖石刻進行填色?! 跤浾摺『寂d微 攝 清理并填色,遵循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采用特制顏料,使原本被風化磨泐的摩崖石刻變得鮮亮醒目
“近日天氣晴好,正是填色的好時機。”景區管理處負責人告訴記者,此次是十余年來首次對摩崖石刻重新清理并填色,遵循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采用特殊顏料,附著力高,耐候性強,色彩鮮亮,對環境和巖體無破壞。“比如,不用金屬和藥水去除,而是用竹簽等輕輕刮掉石頭上的青苔、污跡等,并先對石刻進行擦洗,盡可能多地露出文人墨客的筆跡。”該負責人表示,由于很多摩崖石刻位置高、難度大,預計工作將進行半個多月的時間。
聲明:本文章內容屬于分享和交流不作商業用途,如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泰山的石刻不僅數量多,種類全,而且以源遠流長、品味高著稱于世,是研究歷史和書法鐫刻藝術的寶貴資料?! 氖痰哪甏?,自秦至今,代代相繼,各有佳作,前后延續達2200多年。從石刻的品味看,有的為帝王親制,有的出自重臣或名流之手,大都文辭優美,書體高雅,制作精巧,基本體現了民族文化發展的歷史面貌。發布時間:2017-11-01
內蒙古大學發布消息稱:“2017年7月27日至8月1日,中國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中心與蒙古國成吉思汗大學合作實地踏察,解讀東漢永元元年(公元89年)竇憲率大軍大破北匈奴后所立摩崖石刻。經過認真辯識,初步確認此刻石即著名的班固所書《燕然山銘》。這是中蒙合作所獲重大考古發現,詳細的經過、內容以及資料整理和解讀正在進行中?!?small class="text-muted">發布時間:2017-10-20
新昌大佛寺有摩崖刻石多處:放生池南面巖壁,刻有西方三圣佛名:弘一書“南無彌陀佛”與“大勢至菩薩”;僧永和書“觀自在菩薩”。每字大均有3~4平方米?!胺派亍比质虄商帲和獬貫殄X思廉書,每字大16平方米;內池為僧悔諸書;二山門側,巖壁上有米芾書“面壁”。發布時間:2017-04-10
山以人名,人以文名。文之著于天地間而流傳千古者,莫過于鐫刻在蒼崖翠壁上的摩崖石刻了。它賦予自然山水以生命和靈魂,也留下了文人墨客暢游名山大川的千古逸興和雅趣。發布時間:2017-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