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2014-11-04 來源:石藝張原創 次閱讀
提示:請點擊下面的小圖片,可放大查看本文《青石手工刻字》所展示的2張清晰大照片。
這是我們制作的手工青石書法刻字作品,刻字內容:“軍民融合 富國強軍”,石頭材質是當地自然青石,面平,刻字字體由書法家手寫,雕刻技法純手工。
軍民融合強軍富國
—— 全軍官兵學習貫徹習主席系列講話精神述評之八
來源:解放軍報 作者:記者 楊祖榮
國富兵強,乃盛世之基。
神州大地上,富國與強軍的鏗鏘旋律,奏響了時代最強音。“要把走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作為重要途徑,把軍政、軍民團結作為重要政治保障,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努力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習主席登高望遠,繪就一幅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戰略宏圖。
展望前方,軍民融合大路朝天。全軍官兵積極貫徹習主席重要指示,以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為牽引,更加主動地將國防和軍隊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體系,推動軍民融合式發展步入快車道,實現“戰斗力”和“生產力”雙提升。經濟建設的“棋局”和軍事斗爭準備的“戰局”,緊密地統籌在民族復興這個大局里。
凝聚共識,融合正在全面提速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著眼大勢,運籌帷幄,科學謀劃富國與強軍兩大戰略性任務。2013年3月11日,在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時,習主席指出,要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努力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他還強調:“進一步做好軍民融合式發展這篇大文章”。
“圍繞在新的起點上推進統籌建設,習主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這是對黨處理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關系歷史經驗的總結和運用,為新形勢下統籌建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解放軍戰略規劃部部長張鳴說。
好風憑借力,融合正當時。習主席的重要指示,激活了統籌建設的內在動力和創新活力。從總部機關到基層軍營,記者一路采訪下來,有一個感受格外強烈:無論是頂層籌劃,還是具體領域,軍民融合都在全面提速。
體制機制建設邁出新步伐。習主席強調,注重從體制機制上解決軍民融合式發展存在的矛盾和問題。一年來,軍地職能部門加速拆除影響軍民融合式發展的“利益藩籬”,建立健全領導決策、軍地協調、需求對接和資源共享等機制。“按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部署,下一步要在國家層面建立軍民融合式發展統一領導等機制。”張鳴告訴記者,高端統籌將更為有力。
政策法規建設進展順利。來自總部機關和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的同志,起草了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紅頭文件”;2013年12月23日,軍事設施保護法修正案草案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同年4月18日,國防交通法立法程序正式啟動;不少省市也相繼出臺支持軍民融合式發展的政策法規。
思想認識有了新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單位享受到軍民融合帶來的“制度紅利”,由過去的“要我融”主動向“我要融”轉變。融合發展的春風,還吹到了邊防一線。前不久,駐守在祖國北端的“北極哨所”實現社會化供暖,這不僅減除了官兵刨煤運煤的負擔,還可有效節省經費。
“習主席關于統籌建設的重要指示,極大地凝聚了軍地共識。軍民融合正呈現條件向好、需求漸旺的喜人景象。”軍隊戰略規劃咨詢委員會委員陶克一年來奔赴多地調研,撰寫報告,對軍民融合全面提速有著直觀的印象。
明晰路徑,融合趨向深度發展
“堅持需求牽引、國家主導,努力形成基礎設施和重要領域軍民深度融合的發展格局。”習主席的重要論述,明確了軍民融合式發展的路徑。
軍地職能部門積極貫徹習主席重要指示,從宏觀戰略著眼,從具體國情軍情出發,進行周密部署,明確主攻方向,對接軍地需求,確保“融”得順暢、“合”出高效,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重點領域融合有新亮點。有這樣一份“成績單”: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領域,跨部門協作機制建立,由國務院和軍隊20多個部門聯合組成的部際協調小組成立一年多來,已召開多次會議,協調任務落實;軍隊社會化保障范圍不斷拓寬,正從后勤領域延伸到其他領域,從注重生活保障、常態保障延伸到應急應戰一體保障;依托國民教育培養軍隊人才工作穩步推進,依托范圍不斷拓寬、依托途徑日趨多樣;國防動員體系不斷完善,能源、通信、國防工程、裝備維修等動員工作不斷優化。
基礎設施貫徹軍事需求工作全面展開。前段時間,在煙臺警備區的指導下,山東省煙臺市港航管理局組織行業內的10多個涉海單位,按照戰時行動預案進行了一場支前保障演練,檢驗并提升跨海鐵路輪渡的裝載時效。據總部軍交部門負責人介紹,目前,主要公路、鐵路、港口、碼頭、機場等基本建設都考慮到了軍事需求,預置了國防功能。部隊利用高鐵、民航、民船等進行戰略投送和應急保障,也漸成常態。
新興領域軍民融合開始啟動,前景無限。海洋開發領域的軍民融合已經起步,軍民融合式網絡信息產業扎實推進。有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按照國務院、中央軍委頒布的《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十二五”規劃》,一批“國字號”重點工程正在抓緊論證、立項,這些工程涉及多個戰略性新興領域。
“在習主席重要論述的引領下,在軍地雙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欣喜地看到,全方位、全要素、深層次、多領域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正在形成。”軍事科學院軍民融合研究中心秘書長于川信說。
共享資源,融合帶來多贏局面
站在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高度,習主席深刻指出,把經濟建設作為國防建設的基本依托,把國防建設作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戰略任務,充分發揮國防建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拉動作用。軍地有關部門全力落實習主席重要指示。
這是軍民融合帶來共贏局面的一個生動例證。2013年6月,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成功研制出全球最快超級計算機“天河二號”。而“天河二號”的成功秘訣之一,就是軍民融合。2012年3月,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與廣東省、廣州市、中山大學簽署合作協議,通過軍民融合式發展,共建廣州超級計算中心,為“天河二號”的研制注入強勁動力。如今,“天河二號”已正式落戶廣州并投入運營,在生物醫藥、智慧城市、電子政務、云計算等多個領域成功應用。
秉持共贏理念,軍地“結親”成為潮流。2013年12月25日,海軍與國家交通運輸部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在多個領域加強合作,促進共同發展。此前,海軍已分別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防科工局,以及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簽署類似合作協議。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海軍簽署協議頻率之密、層次之高、合作之廣,前所未有。
軍地結合產業受到“熱捧”。用軍工行業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發展轉型,成為不少地方政府的共同選擇。截至目前,在京、陜、鄂、湘、川等地,已有24個國家級軍民結合產業基地。
鯤鵬展翅九萬里,軍民融合興神州。“在習主席關于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的重要指示引領下,軍民融合式發展大道越走越寬,中國夢強軍夢目標越來越近。”三軍將士紛紛表示,要以更大的決心、更有力的舉措,貫徹好習主席的重要指示,譜寫好新時期富國強軍的偉大篇章。
一副好的書法石頭刻字作品,能很大程度提高當地文化氛圍,所留下的石頭刻字作品,在當時不光是一個顯著的地理標識,刻字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人們對這個地點的第一直觀影響,石頭可以永久,那么石頭上的書法也會隨著時間歷史而流傳,那么好的書法刻字作品流傳下去的是一個地區的文化歷史。發布時間:2016-07-19
石藝張為警訓基地大門口手工雕刻的石頭刻字作品,文字由書法家黃家喜題寫,采用純手工雕刻刻字技法,楷書字體干練有力,手工刻字更能很好的表現出書法文字的筆法和書寫的力道。發布時間:2015-10-20
這是我們為十堰市一中四十周年校慶,校園區綠化帶制作的刻字作品,這是一進校園門口的臥石刻字《源苑》,文字書法由著名書法家黃家喜手寫,石頭刻字也是我們用手工刻字書發布時間:2013-09-27